青报文史|“一曲能抵十万兵”——走近胶东抗日根据地创作的第一本歌曲集
笔者珍藏着父辈传下来的一册《大众歌曲集》(第三集),1944年1月出版,残破的封面上留有当年的烟尘与指痕。这是胶东抗日军民创作的第一本歌曲集,由胶东文化界抗日救国协会编印。它见证了胶东人民在抗日救亡的歌声中发动武装起义,又在歌声中前赴后继,赢得抗战胜利和民族解
笔者珍藏着父辈传下来的一册《大众歌曲集》(第三集),1944年1月出版,残破的封面上留有当年的烟尘与指痕。这是胶东抗日军民创作的第一本歌曲集,由胶东文化界抗日救国协会编印。它见证了胶东人民在抗日救亡的歌声中发动武装起义,又在歌声中前赴后继,赢得抗战胜利和民族解
《呼伦贝尔美》呼伦贝尔三部曲之一,创作于1980年代,作词:王笠耘、作曲:那日松。王笠耘河北安新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那日松原名张运清,汉族,内蒙古扎赉特旗人,国家一级作曲家,中国音乐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,呼伦贝尔盟文联副主席,是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张秋歌的父
《呼伦贝尔大草原》创作于2000年,作曲:乌兰托嘎、作词:克明,首唱:德德玛。乌兰托嘎(含义:红色旗帜),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,中国著名的蒙古族作曲家,国家一级作曲家。克明:北京人,著名的蒙古族诗人,国家一级词作家,内蒙古音乐文学学会主席,早年曾下乡到呼